有人禱告後 神賜下了,他卻沒有體會而一直懇求。為什麼神明明已經賜下了,人卻以為沒有得到呢?
有時 神會改變方法來賜下
我想起王牌天神的一個經典場景,是God對Evan的老婆說了一翻話。台詞原文及翻譯如下:
If someone prays for patience, you think God gives them patience,
or does he give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be patient?
如果有人祈求自己可以更有耐心,你認為上帝會直接賜予他耐心,
還是給他一個培養耐心的機會呢?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 hi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hi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如果他希望自己更勇敢,上帝是賜他勇敢,還是給他鍛煉膽量的機會呢?
If someone prayed for the family to be closer,
do you think God zaps them with warm fuzzy feelings,
or does he give them opportunities to love each other?
如果有人祈求家庭更和睦
你覺得上帝會給他們貌似溫存的感覺給他,還是賜他一個和家人共渡難關的機會?
[影]神與人的對話:「如果有人祈求耐心,我給他耐心,還是培養耐心的機會?」
神配合狀況賜下
雖然祈求的人祈求這個,但 神會配合他的狀況賜下那個。
例如有時人祈求<蘋果>, 神卻賜下<蘋果汁>;有時原本想傳道<這個人>, 神卻賜下<那個人>。
要藉由尋找、實踐和行動來體會才行。

神會配合狀況來賜下
自己的想法已先做出選擇,因而覺得「後來得到的比較差」
有些人懇切地懇求,所以 神一開始說會賜下「這個」。人得到回應後充滿希望、更愛 神並實踐來懇求,於是 神得到感動,計畫要賜下「更好的事物」給心愛的人。因此 神扭轉計畫不賜下「一開始想賜下的事物」,而是賜下「更好的事物」。
得到的人卻心想:「比起這個,我比較喜歡原本那個耶……是因為我禱告太少,才得到別的東西嗎?」會因為自己的想法而覺得「後來得到的」比較差。
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已經選擇了「前者」的關係。
因為在自己的想法中判斷「前者」比較好,所以腦無條件感到興奮而喜歡「前者」。即使如此, 神還是會因為「後者」更好而賜下「後者」,讓得到的人在使用時體會。得到的人若體會,就會說<前者>「像曠野」,<後者>「像迦南福地」。那時 神也才會開心喜悅。
賽55:9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神的想法和人不同,要倒空內心與想法、提升層次來體會才行。
延伸閱讀《禱告特輯》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歡迎告訴我們。
官網:https://cgm.org.tw
信箱:morninglight.tw@gmail.com
LINE@:https://line.me/R/ti/p/%40msl189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