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5)一月,3日4日連續假期結束的時候。我們剛結束兩天一夜、五名男大生結夥出遊的美好旅程。

在回程的途中,沒想到發生了想像不到,幾乎不可能沒有傷亡的重大事故。

想都想不到的突發事故

當時已經入夜,我駕著五人座廂型休旅車,全車剛好坐滿。正當車子以將近100km的時速奔馳於回家的國道上,所有人也因為一天的疲憊,紛紛進入沈睡。一瞬間,車子突然難以控制,而且非常不平衡,從後照鏡看見左後方不斷噴發出火花 ...

我愣了一秒,還來不及思考就趕快大喊:「爆胎了!!!」

大家幾乎是立刻從昏睡中驚醒,陷入一片恐慌。

「怎麼可能!!!」

「完蛋了!」

「怎麼辦???」

強烈的感動:絕對不可以踩煞車

車子在高速的行駛下拖曳地面刮出熊熊火花,沿路發出駭人尖銳的拖行刮地聲。車內也傳出刺鼻的金屬燒焦味,當時大家都嚇得驚慌失措,全都慌了。

from Madalena Pestana

from Madalena Pestana

我嚇得魂都飛了。然而此時,我卻一反常態,很冷靜的抓住方向盤讓車子滑行。而且內心中得到很強烈的感動:「無論如何絕對不可以踩煞車!」這個聲音不斷的在內心中重複出現,所以我不管怎樣害怕,都不敢踩煞車。終於,車子慢慢的逐漸減速,很驚險卻很平安的停下來了。

我真的很害怕車子會爆炸,因為起火點距離油箱很近。所以一停下我就趕快叫大家立刻下車。

停下車後不久,看到前面也有一輛車停下來了,怎麼回事?今天到處都發生意外嗎?

原來 ... 不只是「爆胎」!

結果這時候,前面的車主開門下車,慢慢的朝我走過來。靠近對話之後才了解,原來是我的車輪「脫落」了,還撞到他的車。結果我們更緊張了,輪胎掉在半路上,要是因此發生連環車禍怎麼辦?是不是趕快要叫警察阿?

前來處理的國道警察。因為我是肇事者,所以等所有事情都處理清楚後,只拍到警車的照片。

前來處理的國道警察。因為我是肇事者,所以等所有事情都處理清楚後,只拍到警車的照片。

還等不及報警,遠遠就聽到密集隆隆的警笛聲逐漸靠近。沒多久,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吊車都來了。大概是夜裡沿路噴出的熊熊火花太駭人,早就有人幫忙報警!警察可能也認為,這種情況恐怕會傷亡慘重,於是把消防救護車輛都叫來了。

但因為發現現場都沒有人受傷,於是消防車和救護車就先離開了。

不過奇怪的是,直到最後都沒找到輪胎,連警察也找不到。

還好雙方的車輛和乘客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而且都有保險。因為是很明顯的意外,保險公司也迅速接受理賠,讓還是學生的我,不用賠上二十幾萬的鉅額維修費用。

如果急踩煞車 ...

事後問專家才知道,我開的車車齡真的很高。如果輪胎脫落時我像一般正常人的反應,因為緊張急踩剎車,那就完了。車子一定會失控,所有車裡的乘客都無法倖免。

而且,當時天色已黑、視線不佳,若輪胎停在車道上,很可能會讓後方車輛追撞,造成更嚴重的連環車禍。還有,因為起火位置離油箱非常近,這種情況,車子非常容易爆炸。

連趕來處理的警察都說:「處理了這麼多年的國道車禍,這種情況還都沒事,簡直就是奇蹟!

這是掉落左後輪而裸露車軸的照片

這是掉落左後輪而裸露車軸的照片

在發生一連串危機卻又沒發生任何傷亡之後,我體會到是神與我們同在且保守的關係。在任何人看了都是危機的狀況下毫髮無傷。而且,即使面對的情況如此緊急,內心卻感到充滿的平安。


類似事件的可能狀況:高速公路上突然有車在您前面打滾

我體會到,駕駛就跟領導者一樣,當發生事故的時候應該要冷靜處理,平常也要為自己的出入安全向聖三位 神禱告祈求,因為人真的很脆弱。這次並不是因為我的技術很好,而是 神與主同在,並且老師總是為我們的安全禱告,才能在這麼緊急的情況下,瞬間領受靈感並冷靜應對處理。

我們將這次事件寫信給總牧師之後,老師回信了:

我看到你1/5的信了,是聖子保守了你們,不要忘記,真的要感謝。重點是要靈肉安全,我每天都為了駕駛的人禱告希望他們不要發生事故。所以你們應該要盡到你們的責任,要把這次的事情當成教訓總是查看並小心。

後記

小編特別訪問了專業汽車達人,了解對此事的看法。專家表示,這類高速行駛下突發的緊急情況,要能保持車輛不失控地平穩減速靠邊停妥,保住車上滿載的五條人命,對駕駛經歷不久的人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論一般道路或高速公路,各種突發狀況都是對車上與用路人的危機。或許這次事件發生在後輪,相對減低了失控機率,但仔細回想,這是一台五人滿載的小型商用休旅車,最後能夠順利停妥等候救援。同時,掉落的胎圈沒有釀成更大意外。說到這裡,心裡已經捏了一把冷汗。

一旦失控,很難預測會如何撞擊護欄或引發周遭連環事故。尤其老式的車輛,除底盤剛性與車身穩定性不佳外,大多沒有配備動態穩定系統,如:ESP(電子穩定系統)、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等,一旦遭遇失控狀況,很難單靠駕駛恢復車身的控制。

因此,考量緊急事件不及反應的瞬間,和一般人的應對能力,至少只緊抓方向盤,其他什麼都不做反而是最理想的。因此他們的處置非常正確,專家如此表示。

作者:邱軒
作者介紹:來自高雄在台北唸書的大學生

【編訪/deard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