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在聖經中,被譽為「信心之祖」,聖經中出現了很多關於他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 神對亞伯拉罕說:「你離開自己的家鄉,到我指示的地方去吧!」

亞伯拉罕內心得到聲音:「離開本地本鄉,到我指示的地方去吧!」就照著 神的吩咐去做了。
聽到這句話,你會怎麼做呢?
多數人應該會當作是自已胡思亂想,繼續過原本的生活吧?
亞伯拉罕的驚人行動
但亞伯拉罕聽到這句話之後,竟然就照著 神的吩咐去做了。
這真的很驚人。一個人在家鄉,有工作、父母、朋友,日子很順利,也沒有遇到失戀或困難。只因為內心聽到 神呼喚說:「離開本地本鄉,到我指示的地方去吧!」然後就跟隨內心的聲音離開,走向茫茫未知。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
因此亞伯拉罕在聖經中被 神紀念, 神將他樹立為「信心之祖」。
因此聖經中提到信心之祖,指的就是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另一件廣為人知的嚇人事蹟,是他竟然願意順從 神的吩咐,將兒子殺了獻上給神的故事(當然最後沒有,不然本篇會列為18禁)。
古代舊約的獻祭,都是必須真的殺牛殺羊,跟現在拜拜要準備三牲四果差不多。所以舊約也可以說是一種拜拜信仰,跟新約時彌賽亞耶穌帶來的「以內心、真心和愛」獻上敬拜(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祂),兩者的信仰截然不同。
將你的兒子獻給我吧!
亞伯拉罕愛 神,也喜歡獻祭給 神,總是開心的以此度過感謝的生活。因此 神也很喜悅,雖然他和妻子撒拉多年無法生育,但 神動工,讓他年近100歲時,得到一個兒子以撒。

亞伯拉罕年近百歲時,得到一個兒子以撒。自然非常珍惜、疼愛的栽培他,將他養大。
沒想到有一天, 神竟然告訴他:「亞伯拉罕,將你的兒子當成祭物獻上給我吧!」
想不到領受了這樣的啟示,亞伯拉罕強忍著震撼、二話不說,默默地便開始準備,要將深愛著養大的孩子帶到摩利亞山獻祭。
為了怕兒子以撒知道後嚇到逃跑,還對以撒保密,不敢跟他說。
以撒暗自疑惑
但是,再笨的人也會感受到吧?跟父親一起上山獻祭獻了一輩子,該做什麼怎麼會不知道呢?但這次連一隻牛或羊都沒帶,怎麼想都覺得很奇怪。
於是以撒問父親說:「父親!以前每當您到 神面前獻祭時,都會帶著山羊或小牛,今天怎麼只帶木柴呢?是不是忘記帶祭物了?」
「耶和華 神會自己預備的,去到那裡就會有了。」
深愛著孩子的父親怎麼能說得出口呢?
「這樣我很好奇耶!」
父子一邊這樣對話,一邊前往摩利亞山。
到了獻祭的地點,亞伯拉罕堆好木柴後,把兒子捆起來,對他說:「今天我要把你當作祭物獻給 神, 神叫我把你當作祭物來獻上。」
想像一下當時,以撒可能會說:「父親,您是不是領受到假啟示?怎麼可能把人當作祭物獻上?您不要鬧了,別開玩笑了。」
但這並不是一場鬧劇,也不是玩笑。

亞伯拉罕堆好木柴後,把兒子捆起來,對他說:我要把你當作祭物獻給神
亞伯拉罕把以撒綁得緊緊的,並把他放在祭壇上,說:「 神把你賜給我,現在我要把你再獻給 神。因為 神吩咐我把你當作祭物獻上。神將你白白賜下給我,如今我將你獻上給神,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生命與順從之間,以撒的選擇
「真的要把我當作祭物獻上嗎?」
「是的沒錯,要把你當作祭物獻上了。」
「那麼,您要像宰羊一樣的殺我嗎?」
「當然呀!刀子也預備好了,一切都預備好了。因為 神把你賜給我,所以理所當然要再把你獻給 神阿!因為 神吩咐我把你獻上了,我們活著不就是要順從 神嗎?」
以撒聽父親這麼說,就順從了。
「那麼,我來當祭物好了。」
「你閉上眼睛,我要用刀割你的脖子了。」
「好的!我閉上眼睛了,請動手吧。」
當然以撒可以選擇抵死不從,但即使面對生死關頭,以撒卻還是選擇順從神和父親了。
真正的祭物--對 神的愛
當以撒如此說的時候,亞伯拉罕心想:「雖然他是我兒子,但他真的很懂得順從神阿。我在神面前也很順從,但這孩子比我更厲害阿!」
他拿著刀高舉手臂,正要砍下去的時候, 神立刻阻止他了。 神說:

正要砍下去的時候, 神立刻說:「亞伯拉罕啊!不可傷害他!我接受你的祭物了。」
亞伯拉罕啊!
將你的手收起來,我了解到你更加愛我,這樣就可以了。我已經接受祭物了。你真的很愛我,比起愛兒子更愛我。
「那當然囉!」亞伯拉罕聽到 神的聲音,就立刻放下刀、解開繩子、放過兒子了。
以撒問:「父親,獻祭怎麼就這樣結束了?到底怎麼了?您覺得捨不得而不敢動手嗎?」
「不是,你也聽到聲音了吧?因為 神大聲說:『把手收起來。』 神說已經接受祭物了。」
「啊~ 我已經決心要死了呢 … 」
以山羊代替獻祭
放了兒子之後還是要獻祭,但沒有祭物了,該怎麼辦呢?這時旁邊有一隻胖嘟嘟的山羊跳來跳去,仔細一看,原來這隻山羊的角卡在茂密的樹叢中無法掙脫。以撒看到這隻山羊,內心得到感動,就把牠帶過來作為祭物獻給 神。
「父親,這是祭物吧?」
「嗯。」
兩人緊緊地綁住這隻山羊,放在木柴上,並拿刀子割斷牠的脖子,將牠當作祭物獻給 神。那時亞伯拉罕對 神說:「 神如此準備、預備了,這就是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親自預備的意思)。」

耶和華以勒的意思是:「耶和華必預備」(The Lord Will Provide)
神總是先預備好之後引導我們到那個地方,亞伯拉罕的後代-大衛-也顯明出耶和華成為牧者,引導我們到可安歇的地方。
亞伯拉罕立起一切的條件,但 神仍然想再確認:「他會不會愛兒子勝過愛我呢?」
信心之祖亞伯拉罕

〈摩利亞山的祭物事件〉
天使阻止亞伯拉罕獻上以撒
雖然 神知道亞伯拉罕完完全全的愛神,但 神讓他在所有人面前透過行動來顯明這件事。透過〈摩利亞山的祭物事件〉,人們稱頌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祖,以撒是很會順從的人」。
如果亞伯拉罕沒有那麼做的話,怎麼能夠成為信心之祖呢?甚至連耶穌都說:「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因為亞伯拉罕對 神立下了這樣驚人的愛的條件, 神不只在當代祝福他成為名門望族,甚至祝福他的後代都成為大國--就是現今的以色列民族、伊斯蘭民族,以及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等新歷史之祖。
聖經中立下條件的代表們
提到「順從」就會說到以撒,提到「信心」就會說到亞伯拉罕,提到「智慧」就會說到所羅門,提到「勇猛」就會說到大衛王,提到「膽量」就會說到約書亞,提到「忍耐」就會說到約伯。
提到「領導力」就會說到摩西,提到「很會服事,成為優秀的賢內助」就說到以斯帖,以斯帖是賢內助,提到「服事的生活」就會說到聖經中的弟子們,提到「回心轉意」就會說到使徒保羅。

聖經歷史中立下各樣條件的代表們
- 信心:亞伯拉罕
- 順從:以撒
- 領導力:摩西
- 大膽:約書亞
- 勇猛:大衛王
- 智慧:所羅門
- 忍耐:約伯
- 優秀的賢內助:以斯帖(以斯帖的故事)
- 服事的生活:聖經中追隨主的弟子們
- 回心轉意:使徒保羅(使徒保羅在馬耳他島落難的故事)
還有很多聖經人物在各方面立下驚人絕對條件的故事。就算看起來順從 神的教導和吩咐會遭遇損害、遭遇難以想像的事,但依然順服 神的旨意時,神會賜下更大的祝福。
「準備好預備好了,按照 神的交代去做就可以勝利。」
此外,提到「愛」一定會說到耶穌,耶穌不僅在愛方面被 神認定,在忍耐方面也被人們認定。
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編/deardeer、插畫/BOOK布克斯】